“楹联里的湖南”研讨会嘉宾发言

2023-12-20 14:37:2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潘华]
字体:【

新华社湖南分社副总编辑袁汝婷发言:

特别荣幸能够来参加这样一个大咖云集的高规格的一个研讨会。我接到邀请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激动。其实在接到邀请之前,我就已经在新湖南客户端上读到过学习过《楹联里的湖南》系列报道,接到邀请之后,我就更加认真地把系列报道都认真的学习了一遍,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来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我主要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分享几点读了《楹联里的湖南》这组报道后的几点感受。一个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报道很好地在几种特质之间做了辩证的平衡和融合。

第一个感受的辩证是在于它立意高远,但落点又非常的精巧。新湖南能够推出这样一组报道,是立足湖湘的文化资源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楹联里的湖南》第一期报道就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曾经考察湖南的时候到访的岳麓书院,讲解了书院里最长的那一副对联。我们新华社自己在探讨报道的时候,我会说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中国共产党,那么读懂中国共产党首先要读懂它所生长的文化和文明的土壤,这是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我们作为主流媒体去做第二个结合报道的价值所在。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湖南推出这样的一组报道,体现了主流媒体“立足三湘四水,心怀国之大者”的这样一种责任和担当,这是立意高远,但是在立意高远宏大的视角之下,落点又是非常具体和巧妙的。刚刚鲁主席说楹联是诗中之诗,我觉得确实是很形象的一个形容,通过楹联这样一个具象化的载体,把湖南的人文、历史、地理、风情、人物、还有社会风貌都很巧妙地串联了起来,读起来不会觉得很艰涩,很难懂,也不会让人有距离感,很精炼,也很生动,也很亲切。刚刚我们记者代表老师说要架一座专业与通俗之桥,我认为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文化报道的关键在于它是面向大众的,它是要深入浅出一些难懂的深奥的一些可能相对来说跟人们有距离感的文化,把它变得更亲切更接地气,我认为它其实架的是三种桥,第一个桥是专业和通俗之间的桥;第二个桥其实是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这座桥;第三个其实是思想和实践中间的这座桥,我在《楹联里的湖南》的报道当中,看到了这三座桥的成功。

第二个感受它的辩证的结合是它内容很厚重,但表达很灵动。湖南是文化大省,文源很深,文脉很足,文气也很足。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我看到报道当中也有提到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还有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所以《楹联里的湖南》这组报道承载的表达内容,其实是底蕴非常深厚的,内容也很博大,所以这个系列的报道很耐读。但是我们经常会说有的时候耐读的报道,第一次读的时候它不一定好读,可是我觉得《楹联里的湖南》它是很好读的,它的好读体现在他每一篇报道的篇幅并不是很长,而且它的表达非常鲜活。它有代入感,代入感来自什么?它的代入感来自于稿子里面,它有夹叙夹议的部分,它有记者自己的见闻和体验,还有一些记者与高校、研究机构、楹联协会的专家的这种对话,专家的邀请说明它具有专业的精神,同时记者提出的问题又很有代入感,我看到了我们的年轻人跟专家提出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普通的读者会想问的那些问题,就是因为有这样的问答的方式,才会让大家觉得他问的是我想问的,所以我是想要去看这样的一个报道的,所以就会让报道读起来,有一种很灵秀的气质。我们讲文化是春风化雨的,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说,文化报道它也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我觉得这是特别难得的。

第三个我觉得一种辩证的结合是这一个系列的报道文韵悠远,但思路又很新潮。目前已经播发的系列报道里面有不少的楹联,它其实是可以回溯到百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感觉上好像短短的一副对联就带我们穿过了历史的烟云,跨过了时间的长河,它有一种很悠远的韵味,但是同时我又感觉到这组报道它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而且思路是很新潮的。刚刚夏总介绍说很多是新湖南,为什么选择新湖南这个载体?是因为记者编辑很年轻,我想让年轻人来做这个报道,它至少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首先我觉得是新闻业务实践对于年轻记者队伍成长的意义。当我们在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去做文化报道的时候,首先是让年轻人去跟历史对话,只有年轻人去跟历史对话了,我们的报道才能够去关照普今跟未来对话,这是第一层意义。第二层意义我觉得是从报道视角的角度,年轻人的视角,它能够只有让年轻人自己觉得这个报道有意思了,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的读者来阅读。所以我觉得这是报道的魅力。我看到有一些标题特别有趣,比如说“这幅联,概述了上古国民偶像的光辉一生”,还有一个“14市州考点楹联来了,你最pick哪一个?”,尤其是有一个讲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说“无房无车无存款,有志有才有作为。横批:左宗棠逆袭”,这些其实真正是能够去吸引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同时我想对话未来的报道,不仅要有对话未来的内容和思路,还要有对话未来的手段,有对话未来的平台和渠道。所以新湖南的报道里面还有短视频,还有 AI生成的海报新闻这样的一些方式,还有h5的互动类的产品,我前两天还真把 h5楹联选择题的小游戏我玩了两遍,第一遍我没有全对,我说不行,我还得再玩一遍,我又玩了一遍,我觉得这种体验它真的是能够吸引,像我是85后,如果可能还有90后,它可能真的是愿意以这样的一些视角去体验的。同时我还看到有UGC用户征集内容,它会能够更好地去增强互动感,让整个报道虽然文明悠远,但是它有一种很新潮的气质,用这种现代化的传播思路和手段来解读和阐释传统文化,就会让文化的根脉点注入媒体的融合创新的活力,能够让悠远厚重的传统文化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然后也斗胆提一个小建议,我觉得从吸引青年的角度来说,报道可以考虑在更加广泛的青春的推广平台和渠道上做一些定向的内容投放。比如说我看到咱们有一个微博话题叫“楹联里的湖南”,其实如果能够把有一些报道的像“上古国民偶像的光辉一生”,包括“逆转人生很难吗?左宗棠只需26个字”,像这样的微博话题可能也能够很好的更好的去吸引年轻人点开去看,我觉得可能在微博话题上能够做一些定向的或者说是精选的内容投放。此外我们新华社现在在做文化报道的时候,我们特别注重在向B站还有知乎这样的平台,包括豆瓣这样的平台去做这些定点的与平台的调性相结合的内容的二次创作和投放,因为年轻人他看到这些平台他会更加觉得有意思,包括其实我觉得小红书也是很值得去关注的。为什么?因为湖南文旅大省的资源,长沙的网红城市在小红书上有特别多的年轻人会去做攻略,其实在这岳麓书院、岳麓山在小红书上是特别火的,咱们如果能够从这样的一些平台做一些内容的投放,可能能够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关注。另外其实结合文旅大省的特点,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像数字藏品这样的纪念意义的这种开发?比如说以岳麓书院的对联把它作为一个打卡的数字藏品,或者是说这种明信片,或者说现在有很多旅游城市有这种像冰箱贴一样的这样的纪念品,这种小而美的,它能够让年轻人到了湖南之后把这个东西带走,能够拍一个照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做二次分享,那么年轻人就成了自来粉了,我觉得可能是一个小的建议,一点浅见供各位老师批评。

今日热点
焦点图